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對話會27日在重慶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會上表示,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前景光明。
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今年3月底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確認“一帶”的發展愿景包括建設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即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以及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一路”的重點方向則分別為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中國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中國海到南太平洋。
領導人多次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通經濟走廊建設
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多次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經濟走廊建設打下基礎。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出訪的首站,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站——中巴經濟走廊國家巴基斯坦。習近平帶去了中巴經濟走廊投資計劃的首批投資款280億美元。雙方同意以中巴經濟走廊為引領,以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和產業合作為重點,形成“1+4”合作布局。
5月份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啟動中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對接,開拓歐亞大陸新的增長空間;將“一帶一路”與哈方“光明之路”經濟戰略對接;將中白工業園項目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標志性項目。
同時,中俄簽署250億美元涵蓋32項協議的大單,涉及能源、高鐵、航空、航天等多個重要領域。中國中鐵還中標了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莫斯科-喀山-葉卡捷琳堡”高鐵莫斯科-喀山段建設項目的工程勘察、區域規劃和地界測定方案編制以及設計文件編制,執行時間為2015—2016年,合同金額為20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4.23億元)。
同樣在5月,印度總理莫迪訪華期間,中印兩國簽署了鐵路、礦業、地方交往等領域的24份價值220億美元大單。
加大金融支持國開行投資近萬億美元
張高麗表示,推進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要加強資金融通,努力消除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的瓶頸制約。除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資金支持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也在積極布局,投資“一帶一路”沿線項目超過8900億美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國開行副行長李吉平信息,國開行已建立涉及60個國家總量超過900個的項目“一帶一路”的項目儲備庫,涉及投資資金超過8900億美元。
而在已簽署的近50份協議中,涵蓋的領域包括煤氣、礦產、電力、電信、基礎設施、農業等。已實施的項目數為22個,累計貸款余額超過100億美元。
李吉平表示,優先推進的重點領域為“設施聯通”,支持中國企業通過設備出口、工程承包、投資等方式參與相關國家的設施建設,實施中國-東亞油氣融資合作、中俄石油融資合作等項目的打造和建設。
亞投行則在為成立做最后的準備,預計初始注冊資金1000億美元,中國出資或超過30%。絲路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資本金400億美元。絲路基金首個項目落戶巴基斯坦水電站。今年4月底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絲路基金宣布入股三峽南亞公司,與長江三峽集團等機構聯合開發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
(關鍵字:中國正規劃一帶一路6大經濟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