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兩次暴跌之后,憂慮情緒可能會進一步加重,一旦市場出現影響力較大的消息將有可能過度反映在油價上。”韓政己認為,經過本輪大跌,國際原油市場已經進入中長期熊市格局。
今年前10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實現增長。有業內人士預計,中國原油進口量有望進一步走高。
據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為4079.9萬噸,環比上漲9.64%,同比增長31.49%;1~10月原油累計進口37716.3萬噸,同比增長8.1%。10月份,中國原油出口量14.1萬噸,環比下跌50.53%,同比下降47.8%;1~10月原油出口量233.8萬噸,同比下跌39.3%。
“由于利潤支撐以及部分地方煉廠在長時間停工后重新開工帶動需求增長,中國原油日進口量在10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原油分析師李琳表示,10月份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長近32%,達4079.9萬噸,即961萬桶/日,高于9月份的905萬桶/日,打破了4月份960萬桶/日的紀錄。前10個月的進口量同比增長8.1%至37716.3萬噸,即906萬桶/日。
李琳認為,受國內原油生產下滑、地方煉廠進出口渠道增加以及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影響,中國原油進口量有望進一步走高。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原油進口量預計將在年底前保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際油價維持低位震蕩的態勢。美國、沙特及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均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使原油市場供應壓力持續增加,對油價造成了極大的打壓。
記者了解到,10月份之后,由于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產生擔憂,原油價格一路走低,并在11月13日暴跌,原油期貨扎進了熊市。11月20日價格的再度暴跌使原油市場雪上加霜,在熊市越陷越深,市場普遍認為,原油價格再度暴跌主要是由多方利空消息共振導致的。11月23日,國際油價再一次出現大幅下跌,WTI下跌4.21美元/桶,Brent下跌3.80美元/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原油價格單日跌幅超過2美元/桶的次數已達到了3次。
“股市暴跌使風險情緒慘遭重創,同時市場擔心經濟放緩將會拖累原油需求表現。由于拋售潮卷土重來,全球股市暴跌不已,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加重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原油價格崩跌至一年來的低位。”原油分析師韓政己表示,此前一度傳出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計劃也開始出現不確定性。下個月,OPEC將與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會面,制定全球石油政策。市場擔心在大會上俄羅斯不愿配合OPEC及其減產計劃。有報道稱,俄羅斯方面推遲作出有關進一步減產的承諾,與透露減產消息的沙特形成對比。面對原油需求疲軟、伊朗制裁豁免等消息的影響,國際油價進入熊市。對此,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卻表示希望作出“平衡的決定”,且當前尚未給出具體條件,進一步打壓油價。此外,原油市場的大量拋售交易也導致了原油價格暴跌。近來,對沖基金大量拋售原油期貨合約。在近兩個月內,非商業凈多頭寸驟降40%,基金空頭增幅明顯。憂慮情緒引發的拋售直接導致了原油價格的“閃崩”。
“雖然目前美國原油價格跌勢放緩并出現小幅回漲,但是原油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市場對供需面的憂慮情緒也是近來原油價格持續下行的深層原因。在經歷兩次暴跌之后,憂慮情緒可能會進一步加重,一旦市場出現影響力較大的消息將有可能過度反映在油價上。”韓政己認為,經過本輪大跌,國際原油市場已經進入中長期熊市格局。
(關鍵字:原油 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