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制造業來看,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然而,下游需求似乎并不令人樂觀。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認為,制造業PMI數據及房地產等其他下游指標顯示,8月的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前景也令人心憂。
在這種情景下,未來可能出現兩種可能。一是出現類滯漲,另一個是出現小衰退。邊泉水預計,出現小衰退的概率更大一些。
上游價格上漲
8月的官方制造業PMI分項指數顯示,生產指數為54.1%,環比上升0.6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之上,表明制造業生產增速有所加快。財新8月制造業PMI分項指數顯示,制造商對未來12個月產出前景的樂觀度升至五個月來最高。
這些與當月高爐開工率繼續保持高位且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顯著上升相印證。
下游需求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8月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0.6至45.5,原材料庫存下降0.2至48.3,表明企業庫存下降。
這究竟是由于需求旺盛同時產量不足引發的庫存下降,還是企業對未來需求悲觀而主動去庫存呢?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認為,庫存下降更多地體現企業對未來需求悲觀的主動去庫存行為。理由如下:
首先,需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8月30城市地產銷售表現依舊羸弱,汽車銷售增速開始下降,表明消費需求依舊平平;建筑業景氣指數大幅下滑,體現受財政支出放緩等資金來源限制下,基建投資可能開始放緩;出口訂單下滑,體現海外需求可能放緩。從總量的角度看,整體需求并未呈現出明顯的擴張格局。
其次,小企業庫存下降幅度較大驗證下游需求不足。8月大型企業原材料庫存指數持平于48.9,中型企業上升0.5至47.5,小型企業下降2.0至46.0,表明小型企業原材料庫存加劇萎縮。小型企業主要集中在下游,其原材料庫存的下降意味著下游需求并不強。
第三,制造業生產并非全面回升,在行業結構上可能出現分化,從而導致企業庫存意愿下降和制造業生產依然較好同時存在。高溫天氣消退,疊加冬季環保限產預期導致生產有所提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傳統行業生產加快,推升制造業生產回升。然而,其他部分行業因為企業庫存意愿降低,生產可能出現下滑,從而導致制造業生產在結構上出現分化。
需求下降能否引發價格下降?
在需求下滑的前提下,其會否引發價格下降呢?價格能否從上游向下游傳遞,在行業的角度上或者短期來看受到議價能力的影響;但從總量的角度和中長期來看,仍取決于供需變化。這將有兩種情形:
一、類滯漲——
如果下游需求下降,但是供給端收縮力度進一步上升,供需格局依然保持供不應求,那么將出現類滯漲的格局。
二、小衰退——
如果需求下降造成當前的供不應求的格局向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方向變化,價格開始下降,實際和名義經濟增速開始一致下行,出現一輪輕微衰退的格局。
邊泉水認為:
整體上看,供給收縮的力度不會進一步上升,需求下降將導致供不應求的格局降溫,四季度經濟增速下行幅度或超預期,工業品價格將轉向下行。
(關鍵字:鋅 上游 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