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倒掛和銷售保值對高位盤整的市場價格穩定具有很大的破壞力。
價格倒掛有兩種情況:一是鋼廠價格先期合理,由于市場價格下跌引發價格倒掛。出現這種情況,只要鋼廠在下月價格中合理下調出廠價格,一般不會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市場價格下降一般幅度都不大。
二是在價格面臨回落風險時,鋼廠價格制定就高于市場價格,一些鋼廠既維護價格倒掛,稱之為護盤。又開始對代理商“承諾保值”銷售。實際上價格倒掛后的鋼廠追補保值政策,是一個鋼廠和經銷商都不對穩定市場價格承擔責任的價格政策。
這次價格下跌雖然有價格大幅上漲后出現市場交易萎縮的風險原因,市場客觀需要有個價格高位盤整和穩定。此時價格倒掛,市場和經銷商已無力繼續跟漲。雖然市場出現小幅價格回落,但是經銷商一般不會冒虧損的風險,大幅降價。
僅僅這個原因,并不會導致價格的大幅持續下跌。道是價格倒掛和后來的售后保值競爭,使價格秩序混亂才導致價格的大幅下跌。問題在于,一是從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上看,這項價格政策的結果雖然保證了一些鋼廠的合同,但是經銷商關注的是市場銷量和躲避市場風險,加快了降價銷售的趨勢和價格的下滑。二是在市場價格高位震蕩期間,這種價格政策對市場價格穩定的破壞力極大。從這次實踐看,它甚至可以使市場價格直落行業底谷。
正是在一些鋼廠出臺了承諾保值后,引發了市場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得沒有保值的經銷商和鋼廠都不得不面臨價格下調的選擇。
今年7月市場下跌與去年的市場價格一路下跌在市場運行大態勢上有根本性的不同。
歷史上鋼廠也執行過銷售保值價格政策。例如,鞍鋼在90年代就對已經定貨的經銷商實行過“遇漲不漲、遇降則降”。但那是在價格低谷中,鋼廠為穩定客戶所采取的政策。正是因為在價格低谷,政策只是維護了經銷商的合理利益,減少經銷商的經營訂貨風險。遇市場價格下跌,經銷商雖然沒有盈利,但也沒有虧損。對市場價格并沒有產生不穩定的影響。
去年國際市場面臨高庫存風險釋放,價格直落市場低谷。中國在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的大態勢影響下,出口由3月的220萬噸直落到134萬噸,每月80萬噸的板材資源直接轉成國內資源壓力,導致國內市場出現供需大態勢的周期性變化,價格也直落行業成本線。2005年鋼廠雖然出現價格倒掛和銷售保值,但那是在市場供需大態勢上的走勢下跌。是什么政策都改變不了的市場價格回落趨勢。
無論從中國鋼材市場近期價格下跌走勢的特殊原因分析,還是國際與國內市場走勢的關聯性看,中國這輪鋼材市場價格下跌都是短期階段性的。并不是今年下半年鋼材市場走勢的總趨勢,如果鋼廠合同不足可以按市場實際價位合理降價競爭,雖然會引起市場價格的回落,但這時經銷商不敢冒虧損風險繼續降價。這就在利益機制上形成了鋼廠和經銷商共同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的局面。
顯然在市場背景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鋼材市場的歷史上,不是因資源過剩壓力,而是因市場價格秩序混亂導致價格從高位震蕩轉入大幅下跌還是很少見的。
由于保值政策不同,必然引發市場價格秩序的混亂;必然引發經銷商訂貨渠道的變化。僅6月底鋼廠庫存就增加了60萬噸。7月一些鋼廠合同不足和庫存增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價格優惠的鋼鐵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鋼鐵企業和新產能投產的企業,利用一些鋼廠的價格倒掛,迅速加快了市場占領和生產發展。最終將市場壓力轉移到價格倒掛的鋼廠。雖然價格倒掛導致鋼廠合同不足,最終會使問題得到解決,但這種競爭態勢的特殊表現形式應該引起鋼廠營銷的重視。
特別是今后幾年,中國鋼材市場價格走勢更多的時間是在合理利潤基礎上的高位震蕩盤整態勢。因此更要重視價格倒掛和售后保值價格政策對市場價格穩定的破壞力。鋼廠首先要考慮的是市場價格穩定,價格貼近市場實際,經銷商這個時候不會恐慌。這就在價格、利益機制上把市場價格穩定的風險防范責任留給了經銷商。
近期中國鋼材市場走勢特征和基本影響因素,以及價格跌勢之大,市場背景之差異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價格危機。 這次本不該發生的價格危機給鋼廠和經銷商都造成了慘痛的損失。其教訓也是深刻的。我們之所用較多文字分析這個問題,一是這個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二是下半年市場不穩定因素有增加的趨勢,如果中國鋼材市場不能盡快的走出價格危機,必然減弱后期市場抗擊風險的能力。三是在今后的市場走勢中吸取有益的教訓。
(關鍵字:價格倒掛 銷售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