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新華社《經濟參考報》28日共同舉辦的NAES宏觀經濟形勢季度分析會(2017年4季度)發布的報告預計,2017年四季度GDP增長6.7%左右,CPI上漲1.7%;全年經濟增長6.8%,CPI上漲1.5%。2018年全年經濟增長6.7%左右,CPI上漲2.0%左右。
財經院課題組報告認為,2017年四季度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工業生產基本平穩,新動能繼續積聚;固定資產投資、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民間投資增速比三季度略有回落;中上游行業繼續去產能,部分行業在前期去庫存之后補庫存。企業利潤仍保持較高增速,財政收入狀況好轉,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貿易順差環比擴大,國際收支改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彈性。雖然2017年四季度經濟增長速度略顯放緩跡象,但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的韌性已經趨穩,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勢將進一步強化中國經濟的韌性。短期經濟波動不改變經濟韌性加強的顯著特征。
報告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形成了經濟增長L型平臺上的短周期上升,但GDP增長L型背后潛藏著諸多短周期因素,導致四季度和2018年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2018年總體補庫存力度減弱,貨幣供應速度減緩,環保督查力度加大,我國房地產復蘇周期可能出現拐點,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面臨下行壓力;但國際經濟可能繼續保持復蘇,出口仍保持增長態勢,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略微回升,和民間投資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總體上,工業生產繼續溫和增長,投資增速略微下降,消費平穩增長。PPI同比增速略有回落,CPI同比增速略有上升。
報告建議,2018年是十九大勝利召開后新時代的開端,應抓住時機,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突出穩中有為。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方法,著重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在保證國內需求基本平穩的前提下,突出穩中有為,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延續經濟穩中向好的局面。
(關鍵字:2017年四季度 GDP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