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言稱,年內中國將取消或降低電解錳出口關稅。其依據在于今年春季WTO裁定,中國自2008年起實行的稀有金屬及焦炭的高關稅制度違反了國際自由貿易規則,中國需采取措施放松對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尤其是電解錳、金屬硅以及焦炭產品。
與此同時,部分中國政府官員在不同場合表明立場,稱從環保以及節能等角度出發,中國并不打算改變其基本政策。這意味著即便取消或降低出口關稅,中國也會從其他途徑對其進行管制,例如征收較高的環境稅或增值稅。
取消或調低當前20%的出口關稅對電解錳生產商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然而一旦有其他稅收政策作為替代,那么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出口商,還有包括生產商在內的整個中國電解錳行業。
除出口關稅調整極其潛在結果以外,圍繞著中國電解錳行業的還有一些列問題。例如:
1.用在不銹鋼產品中的電解錳的替代品-鎳,其價格已經走低。
2.錳含量較高的200系不銹鋼產量已不見增長。
3.電解錳正在被精制錳鐵替代。
4.使用環境友好型生產工藝使得電解錳成本增加。
5.原料碳酸錳礦將價格上漲。
鎳價格自年初一直下跌,截至
此外,日本和韓國的錳鐵產能在過去2-3年內實現明顯增長,其從中國進口電解錳的量因此降低。盡管精制錳鐵不能完全替代電解錳,但其對電解錳的市場份額也是有力的威脅。
2012年7月,日本進口的電解錳價格下滑至2950美元/噸,中國電解錳關稅調整傳言無疑對電解錳出口價格造成了影響。
(關鍵字:電解錳 關稅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