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國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富鈦料的民營企業。在成立至今的4年時間里,該公司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民營企業的新型工業化夢想。
危中尋機創事業
5月17日上午,攀枝花市國鈦科技有限公司內略顯沉寂。這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新建的企業正經歷“寒冬”:去年12月以來,國內外市場持續低迷,公司富鈦料生產線已全面停產。
面對“寒氣襲人”的經濟形勢,國鈦科技放飛了一個夢想:獨立打通全封閉、全自動富鈦料冶煉工藝。這讓企業再次“春意盎然”。
“2.5萬千伏安的全封閉富鈦料冶煉爐,目前全亞洲僅有的3臺都在攀鋼。”初見國鈦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林朝飛時,他正指揮施工人員安裝新冶煉爐內部設備。
林朝飛,鹽邊縣人。2000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當許多企業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不看好、放緩投資進度之時,林朝飛卻接到了國鈦科技公司“大興土木”的邀請函。當時,他便被企業危中尋機的膽氣、闖勁所吸引。同時,林朝飛也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捏著一把汗:雖然眼下建設成本低,但今后怎么發展?
工作之余,林朝飛逐步了解了國鈦科技,這家企業由4個自然人投資組建,團隊合作精神特別強。通過查閱攀枝花釩鈦產業發展相關資料,林朝飛又發現了創業機遇:富鈦料是鈦產業高品質原材料,按照相關規劃,到2015年,攀枝花富鈦渣年產量要達到150萬噸。而到2008年,全市6家富鈦料企業的產能還不足50萬噸。發現如此巨大的商機和市場,林朝飛隨即決定投資入股。
憑借著創業干事的一腔熱情,2010年1月,國鈦一期年產2萬噸富鈦料項目正式投產。此時,富鈦料價格已回暖,國鈦掘到了第一桶金。次年9月,國鈦啟動擴能項目,把發展目標鎖定為年產富鈦料4萬噸。2012年3月,國鈦公司被列入全省中小企業培訓計劃“成長型·小巨人”企業。
自主創新強實力
2012年12月以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全球富鈦料價格一路下滑,利潤空間銳減。“如果按既定的生產工藝組織生產,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能保本。”林朝飛說,面對危機,公司決定在加快研發2.5萬千伏安冶煉爐的同時,盡快獨立打通全封閉、全自動富鈦料冶煉工藝。
據林朝飛介紹,與公司現有的6300千伏安、半封閉冶煉爐相比,2.5萬千伏安冶煉爐不僅產量能提高3倍,能耗也會下降20%左右,一旦實現全封閉、全自動生產,這些數據,尤其是節能降耗指標還能進一步優化。
2008年,攀鋼在消化、吸收烏克蘭技術基礎上,建成亞洲第一臺2.5萬千伏安全封閉、全自動富鈦料冶煉爐。而投資規模僅1.2億元的國鈦科技公司要如何實現民營企業新型工業化的夢想?
“依靠人才,自主創新。”林朝飛和同事們堅定地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年37歲的林朝飛在公司已是“老年人”。針對冶煉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的情況,國鈦公司一邊引進“行家里手”,一邊從我市高等院校招聘“初生牛犢”,并建立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傳幫帶”使一批年輕人迅速成長,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謝春洪,27歲,國鈦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供職4年中,他把在攀枝花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所學用于實踐,參與了公司多項實用技術專利的研發。“我們申報的科研課題通過公司審核后,資金、物資都會及時到位。”謝春洪十分滿意現有的工作環境。據了解,短短2年時間內,國鈦公司在富鈦料冶煉工藝方面已取得6項國家實用技術專利。
談及公司即將建成投產的2.5萬千伏安的富鈦料冶煉爐,林朝飛告訴記者,新冶煉爐按照全封閉、全自動設計建設,但初期將按照半封閉生產工藝組織生產,通過技術創新逐步實現全封閉、全自動生產。
(關鍵字:攀枝花 國鈦科技 富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