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污污污,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大全下载,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含着奶头搓揉深深挺进p漫画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冶金原料> 鐵合金> 上下游動態> 礦產

關于中國由礦業大國邁向礦業強國的思考

2014-6-25 9:13:07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大國與強國是歷史的、相對的、發展的、變化的國與國之間國際比較的概念。如果以國際影響力作為基本判斷標準,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提出:一流大國(強國)可以被定義為,在其身處的國際社會中,能發揮最廣泛影響力的國家。
  • 關鍵字:
  • 礦業大國 礦業強國 礦產品

一、從礦業大國和強國談起

大國與強國是歷史的、相對的、發展的、變化的國與國之間國際比較的概念。如果以國際影響力作為基本判斷標準,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提出:一流大國(強國)可以被定義為,在其身處的國際社會中,能發揮最廣泛影響力的國家。

盤點世界礦業強國發展形成的歷程可以發現,礦業強國首先是礦業大國,礦業大國的形成與全球及本國經濟增長密切相關,例如英國、美國霸權的形成產生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秘魯和中東產油國等礦業大國;前蘇聯霸權的形成帶動了哈薩克斯坦等礦業大國的形成;中國及金磚五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蒙古國等新興礦業大國的形成。礦業大國的形成與該國礦產品生產、消費和礦產品進出口水平相關,也依賴于該國礦產資源的賦存條件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投入規模。理論上講,在國與國之間存在國際比較優勢的條件下,礦業大國也是國際礦產品貿易中出口國與進口國的經濟規模表現形式。

相比較而言,礦業強國是在礦業大國的基礎上產生的對國際礦業的溢出效應,即對國際礦業發展的持續影響力。這些影響力包括該國對全球礦產資源的控制力,對國際礦業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該國礦業公司對國際礦業市場的壟斷能力,該國對國際礦業規則標準制定的主導能力,以及解決本國及全球資源、環境、災害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理論和技術能力等。

二、發展中的中國礦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管理礦產資源的國家,從西周開始,到商鞅變法“專山澤,興鹽鐵”,礦業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聯合國及我國產業劃分標準專指的礦業包含采礦和采石業,屬于第二產業;聯合國及我國都將地質勘查歸入技術服務業,屬于第三產業。2012年,我國采礦業總產值7.99萬億,占GDP的14%;礦產品對外貿易總額9919.10億美元,占進出口貿易的23.8%;全國采礦業從業人員631萬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1.66%。全年地質勘查投入1200億元,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億噸的油田4個,超過千億立方米的氣田3個,50億噸的煤田4處,發現國內最大的超大型鈾礦床。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源消費國、生產國和貿易國。2011年底,中國企業在8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累計對外投資2580億美元,居各行業前列,中國已成為全球礦業中心和礦業大國。

三、礦業大國和強國的比較

1、對全球礦產資源的控制能力。由于礦產資源的賦存環境及成礦條件迥異,使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礦產資源滿足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占有、控制、開發和使用全球礦產資源的能力是衡量大國與強國的重要標志。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1919~1928年間,美國和英國控制著當時世界已知煤蘊藏量的53%,鐵礦石的48%,石油的76%,銅的79%,鋁的81%,鉛的74%;到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在非洲控制了利比亞87%的石油產量,扎伊爾100%的鈷、90%的鈾、81%的工業用金剛石和50%的鋰產量,在委內瑞拉控制了100%的鐵礦石生產和70%的石油生產,還控制了拉丁美洲64%的鋁土礦、62%的鐵礦石,45%的錳和鋅,40%的鉛的產量;冷戰結束后,美國加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控制,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規定由加拿大供應美國鈾、鎳、鈦、鐵礦石、鉑族金屬和鉀鹽等,由墨西哥向美國供應石油、銀、銅等礦產,與加拿大公司共同重建拉美礦產資源供應基地,重新控制南非鉻鐵礦、錳、鉑族金屬、金、金剛石等重要礦產資源,滲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越南、蒙古、東歐等轉軌國家搶占控制權。對全球礦產資源的占有和控制是支撐美國霸權的經濟基礎。

2、對國際礦業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礦業金融市場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血液,誰控制力礦業金融市場,誰將控制全球礦業。因此,對礦業金融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是判斷礦業大國與強國的最重要標準。國際礦業金融市場包括為礦業提供商業銀行服務的貨幣市場、為礦業公司提供直接融資服務的證券市場和為礦產品定價服務的礦產品期貨市場等。

證券市場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資金的主要融資渠道,交易所是管理證券市場和礦業公司上市融資的機構。全球主要為礦業服務的證券交易所有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香港證券交易所,到2011年,6個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803家,市值30372億加元,約合17萬億人民幣。其中,紐約141家,市值占37.4%;倫敦191家,市值占14.4%;多倫多1646家,市值占14%;澳大利亞700家,市值占15.2%;約翰內斯堡56家,市值占11%;香港69家,市值占8.1%。6家證券交易所共給礦業公司融資311億加元,美國、英國、香港和南非主要為礦業開采融資,占融資總額的48.9%;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主要為勘查公司融資,共融資159億加元,約合900億人民幣。尤其讓人關注的重大事件是,2011年2月,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合并,合并后的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融資平臺國際礦產品期貨市場分為有色金屬期貨市場、貴金屬期貨市場和能源期貨市場。國際有色金屬期貨主要在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貴金屬期貨交易市場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芝加哥中美州商品交易所、倫敦黃金市場、香港商品交易所和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國際能源期貨市場主要有紐約商業交易所和英國倫敦的石油交易所。

二戰后,英國的全球霸權逐步被美國取代,但從1773年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立,利用金融市場控制實體經濟。與美國、加拿大合作控制全球礦業市場,是英國始終站在礦業強國地位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倫敦證券交易所與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成功合并后,通過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及國際航運市場等,控制并壟斷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資金供給和礦產品市場定價,對全球礦業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礦業公司對礦業市場的壟斷能力。壟斷是指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4-8家企業對相應部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獨占或聯合控制,壟斷企業控制產量和決定市場價格。礦業是資源壟斷行業,礦業公司通過礦業權、礦業資本、企業并購、礦產品生產、礦山基礎設施、礦產勘查開采技術等控制方式,逐步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跨國礦業壟斷集團。一國礦業壟斷集團的實力是礦業大國與礦業強國的分界線。從跨國企業壟斷世界礦業市場情況看,2011年,全球20大礦業公司英國有5家、美國3家、南非3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各1家。美國埃克森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其60%的資產在國外,2/3的利潤來自國外。鐵礦是重要戰略性資源之一,一直是各國礦業企業主要競爭對象與控制目標,在全球鐵礦資源生產控制格局中,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參與主體主要為跨國礦業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公司作為主力控制全球鐵礦產出,且在定價上占絕對優勢,形成三足鼎立的寡頭壟斷格局。美國鋁業經過多年的擴張和并購,其氧化鋁、電解鋁和鋁材的加工能力成為全球最大的鋁加工企業。事實上,目前美、英、加、澳和南非等國的跨國礦業公司控制著全球大多數礦業資本和大多數礦業投資,通過資本的流動加強對全球資源的控制,與此同時,這些礦業跨國公司通過控制并引導全球礦業技術的發展方向,均下設地區性總部或研發中心,引導能源、資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通過技術控制全球發展方向。

4、對國際礦業規則標準制定的主導能力,1995年,WTO通過簽署《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的方式,把國際標準提升到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地位。明確成員國制定本國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時應以已有的國際標準為基礎;成員國制定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不得對國際貿易形成壁壘。目前,國際標準組織下屬的秘書處有59.5%在美、英、德、法等國,擔任國際標準組織主席的人數美、德、英、法、日、加等國占67.4%。進入21世紀,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將制定國際標準規則列入國家戰略。美國的重點領域是健康、安全、環境、高技術,加拿大的重點領域是健康、安全、環境。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占95%以上,主導礦業行業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定成為礦業大國和礦業強國競爭的制高點。

目前,在國際礦業領域,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礦業協會的主導下,JORC、NI43-101等協會標準規則等成為國際礦業融資、礦業并購、礦業權交易的主導規則,并成為國際間證券交易所上市信息披露的專業技術準則,在世界礦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主導制定的礦業權評估方法、合資格人制度、儲量計算標準、國際礦業會計準則等國際標準和規則也已經成為全球性通行規則。與美國對全球資源的強權控制、英國對國際礦業金融市場的強有力影響不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從礦產資源勘查入手,通過技術規則和標準實實在在左右著全球礦產勘查市場的發展和未來。

5、對解決資源、環境、災害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理論和技術能力。地球科學通過資源問題、能源問題、環境問題、自然災害問題和地球信息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在現代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地球科學和礦業技術發展水平看,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礦業強國,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是地學強國,要看這個國家能否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解決自己的資源、環境、災害等重大科學問題,同時要在科學理論創新、技術方法創新、研究思路創新等方面對世界地球科學有所貢獻。

根據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發達國家的研發投入占全世界的86%,專利占全世界的90%以上,科研人員占世界總數的71%,未來15年,在全球科技進步中起主導作用的前十名是美、日、德、加、瑞、英、法、和以色列。根據國際ESI(學術信息機構)資料,地球科學論文被引用頻次美國第1,英國第2,加拿大第5,澳大利亞第6,中國大陸第8。在礦產資源開采開發相關技術領域,例如,在物探技術和裝備方面,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山地地震勘探、深層地震勘探技術和裝備等等方面領先我國20年以上;在鉆探技術和裝備方面,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前蘇聯在取芯鉆探、不取樣鉆探和取屑鉆探等技術方面遙遙領先;在航空航天遙感技術方面,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就利用航天遙感技術編制了全美1:250萬滑坡分布圖,加拿大從上世紀60年代利用航空遙感技術調查滑坡;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僅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20%,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僅33%,比發達國家落后20年;在環境保護方面,英國的礦業發展歷史悠久,通過許可證的準入制度確保環境保護、環境與安全管理、運輸環節的環境保護、廢棄物循環回收利用和回填處理。加拿大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代價約在礦產品價值的2%以上。

在地球科學和礦業技術發展方面,礦業大國與礦業強國相比,礦業強國仍然具有地學科學和技術研發方面的先發優勢。

6、礦業法律、稅收制度、地學教育和地學知識普及。相對資源控制、金融市場、壟斷企業、主導規則和科學技術等硬實力而言,法律稅收、地學教育和地學知識普及是反映大國和強國軟實力的核心要素。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均具備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對礦業不實行增值稅制度,只實行權力金制,對礦業項目最重要的優惠,體現在一些前期優惠措施方面,特別是勘查與開發支出的稅收處理、耗竭補貼、利息扣減、稅額減免、虧損移后結轉條款及稅收延交等,并以此來反映稅收的時間價值,一般都有資源耗竭補償。澳大利亞實行分稅制,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可自主決定稅制;美國的地學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90年代以來,新理論、新方法、新手段廣泛應用于地學教育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掀起一場改革。這些探索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教育最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高低是衡量教育質量的重要標,這一發展中的教育模式稱為現代教育模式。地學科學與文化的傳播能力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一個國家科技的綜合實力。在美國,科學研究與科學傳播的投入達到1∶1,成年人主要的科學信息來源是媒體,而美國是科學媒體高度發達的國家。美國科學新聞在報紙頭版的占有率已從1977年的1%上升到2003年的5%。

四、中國邁向礦業強國的建議

中國怎樣才能實現礦業強國夢,根據上述比較建議如下:

1、在礦業強國中,美國、英國更強調的是全球視野,全球霸權和全球控制,如對資源、金融、規則、技術等等的控制,但最為核心的是他們更多地考慮是全球戰略,從這一點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成為礦業強國,需要有一個國家戰略,要有國家全球礦業戰略的頂層設計,要開展中國特色的礦業強國理論創新和研究,以此為綱領逐步推進,分步實施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用10年左右成為世界礦業強國。

2、金融市場是英國始終站在世界礦業強國的根本原因!我國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已經出具規模,但由于各種原因仍然對全球影響有限,應當利用我國證券市場的功能和市場基礎,培育股份制跨國礦業公司,應當利用我國礦業大國地位,推動我國保護性礦種、大宗礦種成為期貨交易品種,應當盡早在新三板的基礎上建立我國礦產勘查資本市場。

3、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識國際標準規則已經刻不容緩!目前我國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僅占全球的0.23%,在礦業領域更是絕無僅有。據我國商務部調查,我國72%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限制,相當于出口額的5.2%。應當在部和行業協會的組織下,組成專門的專家團隊認真積極融入全球規則標準的國際競爭中。

4、與美國、英國相比,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家更加關注礦產資源的勘查和技術,中國已經成為地學大國,學科門類齊全,高等教育體系完備,有一支相當規模的科研隊伍,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可以解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有關地球科學問題。但是學科的發展很不平衡,只有少數學科領域處于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學術創新不夠,尤其在礦業相關技術和裝備領域與國外存在巨大的差距。應當在礦業強國戰略中明確地學強國和技術強國戰略,改革我國地學教育,大力加強地學科學普及,為我國礦業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后續人才儲備。

 

(關鍵字:礦業大國 礦業強國 礦產品)

(責任編輯:00768)
推薦資訊
日評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冶金原料產業頻道: 爐料 | 鐵合金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陆丰市| 天峨县| 湟中县| 繁峙县| 永定县| 天镇县| 巴彦县| 绍兴县| 高台县| 龙岩市| 苗栗县| 灵寿县| 拉孜县| 南安市| 岳西县| 集贤县| 纳雍县| 竹山县| 丰都县| 吉林省| 青铜峡市| 潼南县| 西宁市| 达日县| 黑河市| 衢州市| 陇西县| 米易县| 临汾市| 赣榆县| 思茅市| 济源市| 衡山县| SHOW| 大荔县| 延津县| 陇南市| 奇台县| 元氏县| 涪陵区|